张立威
“这儿的蔬菜和平时超市卖的可不一样,果蔬味特别浓,而且还没有农药残留,不但好吃,还安全放心。”近日,深州市大冯营镇西得牛果蔬专业合作社迎来了一批安平县的客人。今年55岁的王大姐退休于安平某企业,可以说是这个合作社的“常客”,闲暇的时候她经常组织“姐妹采摘团”来西得牛采摘游玩。
西得牛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深州市大冯营镇西牛村,占地3000多亩,是省级示范合作社、四星级采摘园,目前有45个大型冷棚、22个暖棚,全部采用绿色无公害种植管理方式,合作社种植的西红柿、樱桃、桃三种果蔬2020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食品原材料是食品安全的关键,是食品安全的‘牛鼻子’,从食品源头严把安全关,这是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的第一步。”深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马长胜介绍,西得牛果蔬专业合作社是深州市最早建立实施绿色无公害种植管理方式的合作社之一,在深州市生产安全果蔬食品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该合作社的果蔬不使用农药,那病虫害怎么防治?深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贺振营给出了答案:“替代化学制剂防治的方法有很多种,利用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方法可以防治大部分病虫害,熊蜂授粉、使用有机肥也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走进西得牛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西红柿大棚,几个木制的箱子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这个是蜂箱,是熊蜂的‘家’,这些大棚里所有的授粉工作都是由这些蜂完成的。”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刘超介绍,“熊蜂的授粉效率是蜜蜂的80倍,可大幅度增加果蔬的产量,同时减少其他害虫的生存空间,经熊蜂授粉结的西红柿果形周正、匀实”。
当下,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越来越重视,西得牛的产品也被更多的客户认可。“我们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现在在京津冀的客户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160多户和我们合作社签约,定期配送蔬菜瓜果。从采摘、运输到客户餐桌不超过6个小时,每户每天大概花10元钱就能吃到绿色无公害蔬菜,普通家庭都可以接受。”该合作社负责人杨青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咱的西红柿,卖相好,口感好,味道好,‘绿色食品’肯定更受欢迎了!最好的能卖到6元一斤。”
近年来,深州市将品牌建设作为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借助农业生产端管控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品质溯源提供解决方案,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精心打造产品品牌。对于果品、蔬菜等产品进行品牌标识,采用二维码扫码技术进行产品溯源。除此之外通过微信平台、网络销售平台等进行扩散式宣传,以实地体验和网络推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合作社果蔬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深州市将积极探索合作社发展模式和路径,从种植源头打造“舌尖上的安全”,将“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有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